最新文章
  • ​第六届画廊周北京以“共享”为主题,将于5月举办
    ​第六届画廊周北京以“共享”为主题,将于5月举办

    第六届画廊周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左起:魔金石空间创始人曲科杰;画廊周北京总监王一妃;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画廊周北京媒体经理杨冰心)2022年1月14日,第六届画廊周北京宣布将于5月27日至6月5日在798、草场地等北京主要艺术区举办。其中,5月27日至29日为贵宾日,5月31日至6月5日为公众日。据悉,本届画廊周...

  • 从中国开始:剪纸艺术的世界现象及其文化发现与认知
    从中国开始:剪纸艺术的世界现象及其文化发现与认知

    《世界剪纸艺术(欧美卷、亚洲卷)》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主编。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呈现了书籍编撰的过程、研究方法、书籍特色、现实意义等信息,同时,乔晓光教授还深入阐述了剪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跨文化性,以及剪纸传承中的性别问题。【被采访人】乔晓光 中央美术学院【采访人...

  • “福虎迎祥——杨柳青木版年画展”在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启幕
    “福虎迎祥——杨柳青木版年画展”在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启幕

    展览开幕式现场值此2022壬寅虎年迎春之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天津杨柳青画社、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管理处共同主办,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承办,北京元施至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学术指导的“福虎迎祥——杨柳青木版年画展”于2022年1月12日至2022年3月27日在北京市紫竹院公园行宫举办。...

  • 【赠票福利】你好2022|元宇宙时代的艺术长什么样?
    【赠票福利】你好2022|元宇宙时代的艺术长什么样?

    奥斯汀·李《放松的座位》2019 布面丙烯【图片由Peres Projects画廊(柏林)提供©Austin Lee, 2021】“《放松的座位》是我第一批在创作过程中使用虚拟现实软件的绘画之一。起初我创作这个形象只是作为我绘画的模型。当我完成了这副令人满意的画作之后,我发现这个三维形象本身就十分有趣,因而又创作了一个...

  • 阿福的微笑、阿炳的《二泉映月》就是无锡古城的灵魂
    阿福的微笑、阿炳的《二泉映月》就是无锡古城的灵魂

    蚕猫 陈淡明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门神 陈钢 2010年 中国美术馆藏鸟语花香张晓瑛、刘琴2000年 中国美术馆藏在当今文化遗产时代,中国美术馆能把这样一个具体地域的有代表性和普及性的民间美术品种进行发掘、搜集、整理并推向社会,同时把它收藏保存起来,并定期陈列展览,这样一种举措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一些濒危的文化遗...

  • 专访青年古琴演奏家卓然:古琴“曲高和寡”?秘诀在找到那扇门
    专访青年古琴演奏家卓然:古琴“曲高和寡”?秘诀在找到那扇门

    卓然古琴工作室,榣山小院榣山小院内景在北京前门附近草厂八条的胡同里,门口立有一对小石狮子的院子就是青年古琴演奏家卓然的古琴工作室——“榣山小院”。据卓然介绍,“榣山”二字取自“山海经”:“榣山隔云汉之外,耳边风动而琴鸣,不闻窗外风雨晴晦,止于心间。”现年29岁的卓然习琴已有二十余载。因父亲教习古筝,自幼在琴房耳濡目染,...

  • 马头琴的传承
    马头琴的传承

    范晶/文摘要:马头琴这一距今2500年的弦乐祖先,历经沧桑,如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应该说,这是一种文化与艺术的传承。马头琴究竟在传承什么?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在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走出来一条弘扬国家和民族文化自尊的办学道路,其教育方针、办学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案例可以回答...

  • 杨冬江教授入选2021中国室内设计名人堂
    杨冬江教授入选2021中国室内设计名人堂

    从1989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室内设计开始,杨冬江教授从事室内设计的教学与实践近30年。大到空间规划,小到一件家具设计,他的设计作品涉及了室内、景观、建筑装饰以及家具设计等多个领域。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是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1年参与组织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首届北京国际设...

  • 王兴杰:用绘画穿透时间,触摸记忆
    王兴杰:用绘画穿透时间,触摸记忆

    当你观看一幅静物画时,画中的物体能使你想到什么故事?对王兴杰来说,他笔下的静物超出了画面本身,伸向了遥远的过去,它们就像一个按钮,让人穿越厚厚的时间,打开了关于往日的回忆。地三鲜 DI-San-Xian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60cm×90cm 2019记忆作为一种方法展览中的静物多是日常的食材,一些作...

  • 击穿历史与未来的艺术写作——读丁方的《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
    击穿历史与未来的艺术写作——读丁方的《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

    现代世界的百年,“西方”崛起,“东方”衰弱,让世界文明的天平暂时倾斜,然而上世纪末以来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文明的再次强劲复兴让世界清晰的认识到人类文明的未来应是东西方文化共同铸造的。对东方历史文化艺术的重新重视,让贯通中西的历史研究变得极为必要。丁方新千年之初便提出了“东方文艺复兴”思想。东方文艺复兴思想是以“击穿历史与...

  • 腊日习俗变迁:从喝酒狂欢到喝粥养生
    腊日习俗变迁:从喝酒狂欢到喝粥养生

    西晋 《贺大蜡》《贺蜡》名帖在腊日或蜡日宴饮 乃是古风《艺文类聚》引汉蔡邕《独断》云:“蜡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汉书》曰:“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在先秦时期,这个节日甚至是一个“狂欢节”。《礼记·杂记下》载:“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

  • 盘点2021年值得关注的公共艺术作品
    盘点2021年值得关注的公共艺术作品

    2022年伊始,艺术家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创作。在期待新作到来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那一股在全球各地兴起的公共艺术新吧。从迷人的灯光秀到巨大的青铜雕塑,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反映了世界的变化和那些我们共同关心的议题。那么就来细数一下在2021年有哪些公共艺术让我们眼前一亮吧。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包裹凯旋门...

  • 关系重塑:双重肖像——卢征远个展在四川美术学院开幕
    关系重塑:双重肖像——卢征远个展在四川美术学院开幕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两校要更多加强学术交流,特别是通过教师艺术家的交流,相互取经补益,推动学术发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为展览发来贺词,充分肯定了此次双个展计划的重要意义,他说,我们已经进入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艺术家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和全球艺术家一样,基于自身重视艺术精神性价值的传统,能够在艺术表达上找到共同的主题,...

  • 图集 | 《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
    图集 | 《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

    陶纺轮,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陶球,新石器时代薛家岗文化,安徽潜县薛家岗出土刻划符号,新石器时代柳林溪文化,1998年秭归柳林溪遗址出土铜面具,商,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推出土铜雁形尊,西汉,重庆巫山出土錞于,汉花边口沿陶罐,商周,重庆忠县中坝出土前赤壁赋册,明天启四年(1624年),张瑞图书铭文砖,西晋吴越王钱弘俶造佛...

  • 国内最大规模徐冰个展“徐冰的语言”在浦东美术馆开展
    国内最大规模徐冰个展“徐冰的语言”在浦东美术馆开展

    《猴子捞月》 浦东美术馆入口处展览现场 2021©️浦东美术馆本次展览所有展品分布于美术馆一层、三层主要空间,整个展期将延续至2022年8月23日。与徐冰以往的历史性回顾展相比,本次展览着重呈现与文字语言和艺术语言相关的作品,力图呈现一场思想与文化的高浓度集结的展览。在满足视觉体验巨大张力的基础上,更强调学术深度的价值...

  • 谁画笔下的自己更传神?看16位画家的自画像和肖像照
    谁画笔下的自己更传神?看16位画家的自画像和肖像照

    在摄影被发明之前,画家们利用他们的才华和技巧通过自画像让人们知道他们的相貌,并使自己永垂不朽。而在摄影术发明之后,许多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画家都被拍到过,由于他们罕见的照片,我们可以将他们的真实面貌与自画像进行比较。Bright Side网站设计了16幅拼贴画,将著名画家的照片与他们的自画像并排展示,这些才华横溢的...

  •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复古与传承”特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复古与传承”特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

    赵孟頫像,清 叶衍兰 绘赵孟頫,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信佛,与夫人管道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

  • 丢勒诞辰550周年:一位文艺复兴艺术家的旅行
    丢勒诞辰550周年:一位文艺复兴艺术家的旅行

    丢勒故居内部、外观及模型,德国纽伦堡,摄/李莞潸第一次旅行:1490-1495早慧少年推开了世界的门15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古腾堡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消灭,英法百年战争终结,中世纪Game Over;意大利文艺复兴即将达到全盛时期。就是在这样时代背景下的1471年,丢勒出生在了德国当时的“大都会”...

  • 2022年全球艺术界有哪些展览值得期待?
    2022年全球艺术界有哪些展览值得期待?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散去,但人们对艺术的热情却不会消退。历经时间的沉淀与情感的淬炼,经典艺术愈加显露出超越时空的光辉。虽然因为全球疫情,人们大大减少了跨国旅行,但人类艺术的盛宴仍在世界各地隆重登场。让我们一起看看2022年全球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艺术大展吧!照片由布鲁克林博物馆提供布鲁克林博物馆的佛教艺术时间:2022年1...

  • 近40年他以“椅”入画,吴冠中称他发现新大陆
    近40年他以“椅”入画,吴冠中称他发现新大陆

    “纵•横——王怀庆艺术展”现场1944年出生的王怀庆如今被评价为中国跨越现当代关键历史时期的一位重要艺术家。他在对西方艺术语言的充分理解中,于精神层面延续了中国传统文脉,并将其切换至当代语境。王怀庆早年照片若论学院的师承,王怀庆不仅受过严格科班训练,还在1970年代受教于吴冠中、祝大年、袁运甫等名家。在技法观念和精神启...

  • 从历史中逃逸的异常之物——向阳个展“过去是现在的未来”展评
    从历史中逃逸的异常之物——向阳个展“过去是现在的未来”展评

    工作中的艺术家向阳“过去是现在的未来”展览中的所有瓷器作品都出自现成品(ready-made)的创作理念。艺术家向阳在2020年访问景德镇的时候发现了这些在制窑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艺术家决定留在景德镇对这些被历史遗弃的物品进行创作。这些窑渣是由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组成的。这些残次品由于在制胚过程中,或者在烧制过...

  • 陈东:珠三角地方实践的冲动与自洽
    陈东:珠三角地方实践的冲动与自洽

    顺德美食博物馆内部 摄影:梁荣 2019年艺术中国:虽然中国现在美食节目众多,但以文化艺术的视角切入,探访美食背后的生产、消费、地理、历史,请嘉宾围绕美食背后文化意义展开对谈的形式还是比较少见的,当时您是怎么构思“一思一食”这一系列活动的?陈东:我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总会去想更多关于食物的问题,比如它的形象,给人的感...

  • 画家杨刚用水墨表现冰雪运动的快与美
    画家杨刚用水墨表现冰雪运动的快与美

    速度滑冰之一 70x113cm 2018此次展览以冬奥题材为切入点,集中展出杨刚先生2000年至2018年间创作的冬奥题材水墨、速写和书法等作品共计130余幅,为观众细致生动地梳理出杨刚先生的创作经历及其艺术背后的生成逻辑。在北京冬奥期间文化艺术盛宴中,成为一道动感十足且亮丽无限的景致。冰球之一 75x47.5cm 2...

  • 大地风貌的精神吟唱:风拂大地——王建国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大地风貌的精神吟唱:风拂大地——王建国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主持开幕式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致辞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王建国的作品主要展现出两个维度的特征:一方面,它是对中国东北地域广袤原野、恢宏大地的诗意抒写。作品中既有开阔宏大的原野,又有咫尺之间富于生命力的作物,强烈的色彩与流动的笔触碰撞交响,颂扬着黑土地的恩...

  •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500余件传统民艺和当代艺术创作将于近日向公众开放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500余件传统民艺和当代艺术创作将于近日向公众开放

    陕西宝鸡社火马勺脸谱(40x22x9cm)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我们国家、民族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生存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传统与当代之间血脉传承的精神纽带。如何传承、保护与发扬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让民艺之美更好地涵养人们的生活、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是重要的时代课题。保护与传承离不开认知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