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4 15:13:00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466
采访_许柏成 编辑_于子钊
2025年7月29日,“道法自然——范一夫山水画展”于北京市东城区陶然天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道法自然”为主题,展出范一夫的43幅山水画作。艺术家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融合西方风景画的艺术精神,通过笔墨与心灵的交融,呈现人与自然的深层共鸣与和谐共振。
展览现场
策展人董浩评价道:“范一夫的作品看似外师造化、足迹万里,实则回归心源——在山水之外,观念始终是他最隐微却最坚实的墨线。他不满足于对景的描摹,而是在笔墨中建构一种‘心物交感’的世界观。”范一夫注重笔墨与自然意象的对话,在坚守中国文化精神的同时,突破传统绘画程式的束缚,以自由的笔法和真挚的心灵感悟,为身处“短平快”都市生活的现代人勾勒出一方理想的山水意境。
展览开幕前夕,艺术中国专访了艺术家范一夫,范一夫就自我山水画的内在精神、“道法自然”主题的哲学根源、创作中东西文化交融的实践,以及新材料的实验探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展览现场
艺术中国:在您看来,相较于中国传统山水画,您的作品有何不同?
范一夫:中国绘画发展到后面,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程式化概念。似乎是规定了必须这么画,但其实这是没有的道理。反过来看,照本宣科这样画的艺术家是容易被遗忘的,只有不这么画的艺术家才有可能被历史记住。法国与中国很像,就是什么都可以接受,其实中国的传统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因此,当法国人看到我用新的方式画当地风景,他们非常接受。
其实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变过,变的都是人。当下的艺术应该反映的是人怎么认识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我的绘画与传统的不同,我想首先是用笔,我的用笔中没有传统绘画那种程式化的东西。我认为更多地还是应该表达出现在我所体会到的感受。其次,我的构图和观察方法更符合现代人看风景的方式。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其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古人画的东西跟他们的修养、时代有紧密联系,我们今天再去重复古人没意义,要画的是现在的感觉。艺术要跟人的感官产生共鸣,这样观众才会对你的艺术有兴趣,才会想去了解。
展览现场
艺术中国:本次展览主题是“道法自然”?老庄哲学在您的艺术观念里起到怎样的作用?
范一夫:中国的整个古典哲学,都和老庄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体系包罗万象,它是讲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人与自然要相融,而不是冲突。特别是中国人潜意识思维里就有这些理念。所有西方当代的艺术观念,都和老庄哲学是一致的,西方艺术从立体走向平面,就基于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的绘画来讲,更多的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这种风景绘画的特性,所以我认为“道法自然”更能阐释我的绘画形式。我的绘画中的风景不仅有中国的,也有欧洲的,这种融会贯通恰恰是基于“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
对于老庄哲学,我只是通过自己的理解诠释了它很小的一部分。庄子哲学对我的影响,就是在不如意之中寻找一种如意。这个世界不一定如你所愿,而作为一个生命存在,我们游弋其中,要去慢慢体会。这个体会不一定是痛苦,而是一种心灵的快感,这其实就超脱了一些俗世概念。艺术家是追求完美的,但社会现实并不完美。在孤独的过程里去寻找心灵的快感,这就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庄子告诉我们,你所见的一切都是都不见得是真实且完美的,这的确是有一些虚无主义,但如果没有这种虚无主义,中国传统哲学就不是今天的面貌。
展览现场
艺术中国:我们知道您也是西方油画艺术的收藏家,您的收藏对创作有何影响?
范一夫:首先我们对中国艺术的藏家太多了,而且很全面。因为我在法国生活,我喜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和思维方式。同时我们在少年期时,内心对这些还是充满了向往,当我到法国后,就觉得与实现的距离很近了。当然我的收藏,不是基于名家,而是基于作品的艺术性。17至19世纪欧洲艺术家辈出,在大师之外,仍然有很多优秀之作。
西方风景绘画中,柯罗的风景画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早期的很多绘画之中就有柯罗的影子。虽然我的画是中国画,但是我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体验和观看方式。还有枫丹白露画派,西方风景画正是在枫丹白露画派影响下开始写生的。某种程度上,我的很多画像水墨的印象派。印象派就像中国绘画的写意,比如我有一张画里的风景与莫奈画的是同样的地方,只不过他是用色彩来表现,而我是用水墨。(图片提供:陶然天美术馆)
部分展出作品
甲辰 北峰真与天相接 138x70cm
2025 乙巳 听海 45x97cm
2021 辛丑 阿尔卑斯印象 100x100cm
2024 甲辰 秋 147x115cm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