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4 13:18:37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298
开幕式嘉宾剪彩
本次展览由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高宣扬先生担任学术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妹教授担任艺术总监,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科特任助理教授王梦石、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刘汉书和张子鉴共同策展。展览以“生命之光”为主题,以“光”喻生命之本源,亦寄托中日和平与世界共融的美好愿景。展览汇聚中日两国28位艺术家,展出涵盖坦培拉、中国画、油画、综合绘画及潮流艺术等60余件作品,展现出跨文化、跨媒介的艺术维度。
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小川正史为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上,多位嘉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首先发言的是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小川正史,他指出,本届展览不仅展现出精湛的艺术造诣,更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深化两国人民友好情谊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次展览用艺术跨越语言障碍,给日本观众带来强烈的共鸣,令人赞叹不已,期待与展览团队日后有更多合作机会,希望通过持续性的艺术对话,让更多日本民众近距离接触中国当代艺术,切身感受其深邃的美学价值与时代魅力。
鉴真佛学院仁如副院长为开幕式致辞
鉴真佛学院仁如副院长在开幕式上提出“艺术即修行”的理念。他感慨道:“当生命专注于呼吸与觉知,修行者自身便成为流动的艺术品。”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不在于刻意雕琢,而在于日复一日的躬身践行。那些饱含热泪的坚持、静默中积蓄的力量,终将在时光中淬炼出超越物质的精神现象。愿以此次盛会为舟楫,共溯心灵之河,让真理与美的光芒照亮人类文明前路。
艺术家代表包泽伟先生为开幕式致辞
著名艺术家包泽伟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艺术是超越国界的通用语言,期待通过文化交流深化中日民间友谊。”他特别赞赏两国青年以艺术创作为纽带,共同描绘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
中方策展人刘汉书在开幕式上发言
日方策展人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科特任助理教授王梦石和中方策展人刘汉书在发言中指出,本次展览在探索“生命”母题的过程中,以传统与当代兼容的多元风格,推动中日艺术在交流互鉴中创造文化新境,深化人文纽带。
观众签名留言
日本00后观众彩香Cai Xiang(中文名张思)以新一代青年人视角绘制了中国的熊猫以及象征和平的彩虹,用纯真质朴的笔触书写下了“我爱中国”和“我相信‘学中文’是中日友好的桥梁”的真诚寄语,表达了对中国的热爱和中日友好的美好心愿。宫城顺子等观众用中文书写:“美丽的会带来和平”“为中日友好添砖加瓦”等和平愿景,让友好祝愿跨越山海,在艺术共鸣中生生不息。灿烂的画面与真挚的留言,交织构成了一幅象征光明与友爱的美丽画卷,也成为本届展览中最具人文温度的场域之一。
展览现场照片
第十一届生命艺术现象学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是中日艺术交流史上的一次重要实践。它以艺术为媒,既展现了两国艺术家对生命本质的诗意诠释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也通过跨文化对话与学术思辨,为生命艺术现象学的理论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活动以“光”的意象象征希望与联结,让中日友好的愿景在艺术共鸣中得以升华,为构建“全息连接”的生命共同体、推动世界文明互鉴与和谐共生提供了生动范例。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