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4 19:06:36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584
近日,“跳进兔子洞:陈曦和她的学生们”和“回音:献给爱丽丝”李琳琳2024作品展在北京凤凰中心B1同期举办。
在艺术家博伊斯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的影像片段中,观众常常可以见到教授和学生之间身份调换的氛围,博伊斯会在课堂上给他的学生洗脚。他的课堂就像一个工厂,所有人在一起生产创造。博伊斯课上的讨论并不限定主题,大家一起对话,谈论一切。影片中出现的学生形象是典型的当时德国学生的模样:严肃、专注、坚定。博伊斯坚信所有学生都需要进行自我发掘,他所做的只是给出建议,引导学生发展自身。
陈曦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及博导,她任教多年,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本次展览以师生教学的对话为基础进行艺术上的对话,展览以这样的方式意在呈现陈曦在艺术家身份之外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及她的学生丰富多样的创作面貌。众所周知,兔子是陈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陈曦的绘画中的兔子是复杂多样的矛盾综合体,正如同人的隐喻一样。
“回音:献给爱丽丝”李琳琳2024作品展现场
两位策展人从李琳琳近年来的创作中精选出符合新空间场域的作品予以呈现,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与策展人是跨越代际和文化经验的对话,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和策展人对于李琳琳的创作给予不同于以往的解读和视觉呈现。
2023年年末李琳琳推出了她的大型艺术项目“阿拉斯加的鳕鱼”,这次展览再一次发挥出李琳琳场域艺术的独特性和视觉张力,呈现出奇幻的艺术家精神世界的视觉再现,如果说“阿拉斯加的鳕鱼”是李琳琳对于自己生活的艺术生态与世界的隐喻寓言,那么本次展览“回音:献给爱丽丝”则是李琳琳对于自己近年来创作的一次选择性的梳理和回望,正如同本次展览举办的场地凤凰中心,李琳琳作为隐喻的“阿拉斯加的鳕鱼”回到城市的中心地带,仿佛是绚烂的凤凰展开自己的翅膀,向观众展示出自己的想象世界。
“从课堂到展厅——多维视角下中国当代艺术的教学与实践研讨会”现场
从课堂到展厅,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转变,更是观念与灵感的流动。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传递、思想在碰撞、灵感在迸发。教师作为引导者,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观察世界,更教会他们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世界的看法。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创意的践行者。他们在课堂上获得启发,在展厅中绽放光彩。
这一过程也促使我们思考艺术教育的本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帮助他们将课堂上的学习转化为展厅中的作品?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也是艺术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在研讨会的讨论中,这些问题或许将被反复提及,不同的观点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为未来的艺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中国当代艺术的教学与实践圆桌论坛嘉宾合影
在未来的艺术教育中,课堂和展厅之间的界限也将会越来越模糊。艺术创作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灵感,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作,在展厅中得到验证和升华。而展厅中展出的作品,又将反过来激励新一代的学生们,开启他们新的创作旅程——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也是艺术教育不断前进的重要推力。通过这样的研讨会和展览展示,我们相信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教育者和学生,都将成为这段美丽旅程的一部分,共同书写中国艺术教育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