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9 10:56:00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367
展览开展现场
“都市系列”作品,“我的朋友可乐,是别人家的小狗”
《我也害怕我自己》 布面油画 120×120cm 2024
据季海洋介绍,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大多于2021年后开始创作。“那时候自己的时间相对充裕一些,我就重新开始画画。最初是画一些带有情绪和想象的小画,更多是一种内在感受的表达。”
“都市系列”与多幅自画像作品中,单个的人物占据画面的中心或一侧,人物的表情和脸或隐或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在独立、沉思、困惑与无奈间往复,享受孤独又渴望陪伴。艺术家以简括凝练的笔触与内敛含蓄的语言敏锐捕捉和再现了当代都市人的心理境遇与精神状态,亦内含着对公共生活经验的体察。
此次展览策展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京师美术馆馆长甄巍
此次展览是季海洋的第二次个人画展,十几年前就读研究生时,季海洋以《男孩看见野玫瑰》命名了自己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展览策展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京师美术馆馆长甄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季海洋早期的创作充满青春探索的气息,带有一种鲜明的少年感。而难能可贵的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在他的新作中仍然能看到这种少年感,一种非常珍贵、生机勃勃的青春气质。当然,这种少年感并不是指幼稚或浅薄,而是指他在绘画语言上的纯粹与真诚。从他的作品中,能看出艺术家对传统艺术尤其是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厚学养,包括对造型、色彩、图式的讲究。他对文艺复兴前的欧洲艺术传统,比如湿壁画、坦培拉等也有深入研究。但更重要的,是他具备一种当代的敏感性,能将当下的生存体验、情感状态与绘画语言的探索很自然地融合起来。”
展览现场
去偷月亮
意大利哲学家贝内戴托曾评论说:“用来雕刻匹诺曹的那块木头,实际上就是人类本身。”带着对童年记忆与个人成长经历的回溯,借助“匹诺曹”蜕变为“真实的人”的叙事,季海洋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反复变形和刻画完成了对自己和人本身的理解。
“匹诺曹的故事让我很受触动——一个木偶如何通过经历错误、成长,最终成为真正的人。我觉得人亦是如此,有优点也有缺陷,才是真实的人。比如有一幅画滴血的鼻子,其实是回忆我小时候的一件糗事。人在审视自己的时候,常常会发现自己的懦弱或不堪,但那也是真实的我。画画二十年,我最大的体会是:真实最重要。无论形式如何,艺术最重要的是从自我出发,真诚地表达。”季海洋说道。
《送你一朵小红花》布面油画 40×40cm 2024
《耶!》Yeah!布面丙烯 70×90cm 2022
策展人甄巍从创作态度的角度进一步解读了季海洋的绘画方式:“他的作品面貌之所以仍然保留了少年感,我认为是因为一种纯粹和天真。他画画、追求艺术、表达情感,都不带什么功利心,不刻意、不油腻、不显摆——这背后是一种难得的创作态度:不做作,不试图征服观众,不要技巧上的夸张,也不要格调上的故作高深。”
艺术“入门”与否的分水岭
这种真实和勇于自我审视的勇气,是贯穿季海洋创作的持久线索。“有时候我觉得这很像我的状态——人一旦真的直面自己,有时会害怕,有时觉得自己还不错,但仔细一看,其实也没那么好。”
季海洋在展览现场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了艺术的“入门”这一概念。“我说的‘入门’,是指艺术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整合和体现,从根本上来说它并不实用。比如我们看梵高的画,虽然我们不认识他,但你仍然会与之共鸣。我刚开始学画的时候很笨拙,看别人画得灵巧,所以我总觉得自己不太行。但看到梵高之后,我像是‘借了一个胆’——这么笨拙又真诚的人成为大师,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检查》布面油画 60×70cm 2024
展览现场
展览开展现场
此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0月15日。(台馨遥/撰文报道,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